粵職技研〔2019〕104號
關于2019年度我省技工院校教師職稱
評審工作的通知
各技工院校:
根據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關于做好2019年度職稱評審工作的通知》(粵人社發〔2019〕104號)和《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關于印發〈廣東省深化技工院校教師職稱制度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粵人社規〔2018〕7號)等文件精神,為做好今年我省技工院校教師職稱評審工作,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評審范圍及條件
(一)申報評審范圍。
我省公辦技工院校(包括技師學院、高級技工學校和技工學校、職業培訓機構、高技能人才實訓基地)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的教師和技工教育教研機構從事教研工作的人員,以及民辦技工院校(包括技師學院、高級技工學校和技工學校、職業培訓機構)教師。公辦技工院校和技工教育教研機構要堅持評聘結合,在崗位結構比例范圍內推薦教師參加評審。民辦技工院校教師可采取評聘結合或評聘分開方式推薦教師參加評審。
各技工院校按照屬地原則組織教師申報評審。其中,廣州、深圳和高水平技師學院自主評審正高級及以下職稱,國家重點以上技工院校自主評審中級、初級職稱。
(二)申報與評審時間。
省技工院校教師評委會辦公室受理材料時間:2019年9月16日至9月27日(工作日上午8:30至12:00,下午2:00至5:30 )。各自主評審委員會受理申報材料時間原則上為8至10月,具體時間自行確定。自主評審學校的職稱評審工作按照經備案的時間安排推進,10月份開始評審,原則上12月31日前完成。
(三)申報評審條件和相關政策。
1.職稱評審條件按照粵人社規〔2018〕7號文件的《廣東省技工院校教師水平評價標準》執行。資歷年限計算截止為2019年12月31日。申報材料的時效截至2019年8月31日,其后取得的業績成果、學術成果、學歷(學位)等,不作為評審的有效材料。
2.職稱外語和計算機應用能力條件不作統一要求。
3.繼續教育條件按照《廣東省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條例》和相關政策規定執行。根據《關于我省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工作幾個具體問題答復口徑的通知》(粵人社辦〔2018〕277號)規定,職稱申報材料只需提供2019年的繼續教育證書。申報個人因特殊情況,提交職稱評審材料時未能提供繼續教育證書的,須于10月31日前補交到相關職稱評審委員會。
4.在職稱評審工作中,技工院校中級技工班畢業生與中專學歷人員同等對待,高級工班畢業生與大專學歷人員同等對待,預備技師(技師)班畢業生與本科學歷人員同等對待。
5.專業技術人才申報兩個系列職稱或轉系列評審,按粵人發〔2007〕197號文及現行有關規定執行。專業技術人才轉系列評審必須在現崗位工作滿1年以上,轉系列評審晉升應按規定先取得現崗位同級別職稱。
6.評審收費按《關于轉發省物價局、省財政廳<關于調整專業技術資格評審費標準的復函>的通知》(粵人發〔2007〕35號)規定收取。即高級評審費每人580元,中級評審費每人450元,初級評審費每人280元。答辯費每人140元(對需要答辯的人員收?。?、論著鑒定費每人200元(對需進行論著鑒定的人員收?。?。評審費直接繳入財政專項賬戶,一經繳納,不予退款。有條件的單位可以探索由財政保障評審費用。
二、評審工作基本程序
(一)評前工作。
1.個人申報。符合申報條件的人員,向學校提出申請。
2.學校初審。申報人所在學校要嚴格按照《關于加強技工院校教師職稱申報材料審核工作的通知》(粵職技研〔2015〕90號)要求,建立申報材料審核機制,對申報材料的真實性、合法性、完整性和時效性進行嚴格審查。對職稱申報、推薦環節嚴格實行“誰審核,誰簽名;誰簽名,誰負責”的管理責任制,哪個環節、哪個方面出現問題,依法依規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嚴肅處理各種弄虛作假行為。對不符合申報條件的材料,應注明原因退回,并及時告知申報人。
3.學校推薦。學校成立以同行專家和一線教師為主的學校推薦委員會。推薦委員會根據學校競爭推薦方案,確定推薦人員。
4.學校評前公示。學校須按規定將推薦人員的申報材料,特別是《高(中)級專業技術資格申報人基本情況及評審登記表》和投訴受理部門及電話,在學校顯著位置張榜和學校網站首頁進行公示。其他申報材料放置在會議室等公共場所,以供查驗。評前公示時間不少于7個工作日。受理信訪主要由單位人事(職稱)管理部門負責。經查實存在弄虛作假或其它違規行為的申報材料不予報送,并按有關規定處理;對舉報問題一時難以核實的,應如實注明,評審材料先行報送,待核實后結果及時報送相應評委會辦公室。公示結束后,由學校人事(職稱)管理部門在《廣東省專業技術人員申報職稱評前公示情況表》和《高(中)級職稱申報人基本情況及評審登記表》上加具意見并加蓋公章。
經公示無異議的人員登錄《廣東省專業技術人才職稱管理系統》(http://www.gdhrss.gov.cn/gdweb/ggfw/web/pub/ggfwzyjs.do),按照系統指引進行網上申報。
5.主管部門復核。各主管部門應加強對申報材料的審查,明確審查責任人,落實審核責任。建立誠信檔案制度,對提供虛假材料的個人列入失信檔案,作為今后申報、評審的重要參考依據。復核通過的材料按時報送相應評委會辦公室審核。自主評審學校的申報材料無需主管部門復核,按管理權限直接報送相應評委會辦公室。
6.職稱評審委員會辦公室受理審核。職稱評審委員會辦公室應認真做好受理審核。對不符合申報條件和程序、超出評委會受理范圍或違反委托評審程序報送的申報材料,應及時按原報送渠道退回,并及時書面告知申報人。凡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不予受理:
(1) 不符合評審標準條件。
(2) 沒有使用規定表格。
(3) 不符合填寫規范。
(4) 不按規定時間、程序報送材料。
(5) 未按規定進行公示。
(6) 其它不符合職稱政策規定的。
(二)評審工作。
評委會受理評審材料后,嚴格按照《職稱評審管理暫行規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令第40號)相關規定開展評審工作。對于《暫行規定》沒有明確規定的事項,仍按照我省現行職稱政策規定執行。
(三)評后工作。
1.評后公示。各評委會辦公室按照《廣東省高、中級專業技術資格評審委員會評審通過人員公示管理辦法》(粵人發〔2002〕236號)的要求,及時做好評審結果評后公示工作,評后公示期為7至15天。同時,將評審通過人員名單、通過職稱名稱反饋至申報人所在單位公示,公示時間和方式均按評前公示要求進行。公示結束后,由學校人事部門在《評委會評審通過人員公示情況表》上如實加具意見并加蓋公章,報送相應評委會辦公室。凡經受理查實申報人存在嚴重弄虛作假和其它嚴重違規行為的,評審前查實的取消其當年申報資格,評審后查實的取消其評審通過的資格或撤銷已取得的資格,并自下年度起3年內不得申報評審。
2.結果報送。各評委會辦公室應在職稱評審工作結束后1個月內,向相應人社部門報送評審結果審核確認或備案的相關材料。自主評審單位的職稱評審結果由單位自主審核確認,報主管部門和相應人社部門備案。評審取得職稱的人員,可通過《廣東省專業技術人才職稱管理系統》自行下載打印本人職稱證書,并由用人單位聘用到相應專業技術崗位。
三、有關要求
(一)學校報送改革工作方案和設立評委會。
根據粵人社規〔2018〕7號文件要求,學校需做好以下工作。
1.學校教師職稱改革工作方案報備。
未報備的自主評審技工院校要制訂《()技工學校教師職稱改革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斗桨浮穬热輵ǎ簩W校教師職稱競爭推薦辦法、申報材料、申報程序、評審程序和有關配套政策。同時提交學校崗位設置情況、人員聘用情況、專業技術崗位空余情況、今年擬用于競爭推薦的專業技術崗位及其數量。《方案》于2019年10月18日前按屬地管理原則報上級主管部門和同級政府人社部門備案后實施。其中,自主評審的省屬技工院校請于10月18日前報省職業技術教研室備案。非自主評審的技工院校要制訂學校教師職稱競爭推薦辦法。
2.學校設立評審委員會。
未成立評委會的自主評審技工院校要根據《職稱評審管理暫行規定》,于10月18日前向相應人社部門申請,成立本校職稱評審委員會,負責本校教師職稱評審工作。對于《職稱評審管理暫行規定》沒有明確規定的事項,仍按我省《廣東省中級專業技術資格評審委員會組織管理辦法》(粵人職〔1996〕2號)和《廣東省高級專業技術資格評審委員會組織管理辦法》(粵人職〔1998〕16號)等現行職稱政策規定執行。省屬技工院校教師職稱評審委員會(含正高級、高級、中級和初級)和各地市(除廣州、深圳)技工院校教師高級職稱評審委員會由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核準備案,各地市技工院校教師中級及以下職稱評審委員會由地級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核準備案。高級職稱評審委員會委員和省屬技工院校教師中級職稱評審委員會委員,在我省技工院校教師高級職稱評審通用專家庫中隨機抽取產生。各地市自主評審的技工院校教師中級、初級職稱評審委員會委員,在地級市人社部門建立的評審委員庫中隨機抽取產生。非自主評審的技工院校仍按原渠道申報職稱評審。
(二)有關紀律要求。
各單位要按照我省職稱政策要求,嚴肅認真做好本單位申報工作,對照教師水平評價標準逐項把好審查關。各評委會和評委會辦公室要切實履行職責,細化職稱評審工作程序和規則,健全評審會議記錄制度,與評委簽訂遵守評審紀律承諾書,嚴格評審程序和評審紀律,確保評審質量。
(三)評審材料要求。
申報人對照教師水平評價標準,如實填報并一次性提交全部申報材料。
1、申報人應提交的材料。
(1)《廣東省技工院校教師職稱評審表》(表2)1份。
(2)《()級職稱申報人基本情況及評審登記表》(表3)2份(其中1 份單獨存放)、《廣東省技工學校和職業培訓機構教師申報職稱登記表》(表4)1份,表格要求打印在A3紙上。
(3)證書證明材料(表5)
在現工作單位繳交的連續半年以上的社保憑證原件或網上打印證明,或人事主管部門(檔案保管部門)出具的在職在崗證明;技工院校教師上崗證書或教師資格證復印件;專業技術崗位聘任證書或任命文件復印件;畢業證書、職稱證書復印件,職業資格證書復印件或證明;繼續教育合格證明需提供廣東省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管理系統打印的《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證書》。轉系列評審人員還需提供轉評情況說明和原職稱評審表復印件。
(4)專業條件材料(表6)
任現職以來育人工作、教學工作、教研科研、示范引領等材料。
育人工作材料:育人工作總結1份,班主任工作或從事學生管理工作考核合格的證明材料。以上材料與其他育人工作材料合訂在表6“育人工作材料”。
教學工作材料:申報正高級職稱提交1門課程1單元完整、規范的教學設計或教案,申報高級講師提交2門課程各1單元完整、規范的教學設計或教案,申報講師提交1門課程1個單元完整、規范的教學設計或教案,申報高級、一級實習指導教師提交1門生產實習課和1門工藝課(或2門一體化課程)各1個單元(或課題)完整、規范的教學設計或教案(教學設計或教案須經學校教務部門審核蓋章);學生授課滿意度證明材料;申報高級職稱提交3次評價為優秀的公開課聽課評價表(表9),申報中級職稱提交1次評價為優秀的公開課聽課評價表(須附聽課評價表原件并提交相應公開課教案);專業課和實習指導課教師要提交本專業或相近專業職業資格證書(證明)的復印件,以及到企業或生產服務一線實踐等證明材料;文化基礎課教師要提交指導學生進行社會實踐或社會調查的工作報告等材料(經學校核對蓋章)。以上材料與學生滿意度等其他教學工作材料合訂在表6“教學工作材料”。
教研科研材料:提供任現職以來獲獎、科研成果、專利、教材、專項技術報告及其他教研科研材料。論文、論著需按教師水平評價標準規定的數量要求,提交刊物封面頁(含刊號)、刊物目錄單及本人撰寫的論文論著復印件。以上材料合訂在表6 “教研科研材料”。
示范引領材料:指導青年教師或教研人員開展班主任工作、教學教研等活動的具體材料(需由被指導的青年教師或教研人員簽名確認,并經單位核對蓋章)。此項材料與其他示范引領材料合訂在表6“示范引領材料”。
(5)《廣東省專業技術人員申報職稱評前公示情況表》(表7)1份。
(6)《任現職以來各年度考核登記表》(表8)及師德考核材料。
(7)任現職以來述職報告1份。
2、提交省技工院校教師評委會辦公室材料需注意問題。
(1)申報單位需提交一式1份《高/中/初級職稱申報名冊表》(高、中、初級各一式1份),與單獨存放的1份《()級職稱申報人基本情況及評審登記表》(表3)一同遞交。
其他送評材料應裝入加厚牛皮紙檔案袋內(每人不超2袋),并予密封。材料盒封面要清楚填寫送評材料目錄單(表1),下側面貼上注明單位、姓名和申報何種專業職稱的封條(表11)。
(2)申報人提供的材料復印件均需審核人簽字并加蓋公章。
(3)申報人所在單位應對申報人任現職以來的職業道德、思想政治表現、專業技術工作業績成果、工作表現及申報材料的真實可靠性提出準確客觀的評價意見(不少于150字),并填入《廣東省技工院校教師職稱評審表》和《()級職稱申報人基本情況及評審登記表》。
(4)申報單位以“單位+申報人姓名”命名,為每一位申報人建立文件夾,并將其《廣東省技工院校教師職稱評審表》(表2)、《()級職稱申報人基本情況及評審登記表》(表3)、《廣東省技工學校和職業培訓機構教師申報職稱登記表》(表4)等三份表格的電子版存入文件夾內,發至郵箱:Jgzcps@126.com。
(5)評審相關表格在《廣東省專業技術人才職稱管理系統》表格下載欄目或省職業技術教研室網站(www.gdjys.org.cn)下載?!堵毞Q評審表》通過系統自動生成。
(三)受理申報材料地點 。
請各單位嚴格按照規定時間報送材料,不按規定時間報送的不予受理。省技工院校教師評委會辦公室受理材料地點:廣州市惠福東路546號廣東就業服務大廈7樓廣東省職業技術教研室。
自主評審學校受理申報材料地點由各學校自主安排。
附件:
表9:公開課聽課評價表.doc
表12:高/中/初級職稱申報名冊表.xls
表13:各地報送評審專業技術資格申報材料時間表
廣東省職業技術教研室
2019年7月22日
(聯系人:吳細芬、吳立波、梁翠飛,電話:020-83352965、83192267,郵箱:Jgzcps@126.com)
抄送:各地級以上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人力資源)局、省直有關單位。